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
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
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
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
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游仙二十四首·其十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开篇即展现了诗人想要攀登至高处,目的是到达明亮的云间之所,这里象征着通往仙界的愿望。至阳元可能指的是最高的阳光之地,而明霞馆则是仙境中的一种建筑。
“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诗人形容仙车(琼轮)缓缓升起,金色的风景随之展开。这两句增强了仙界的神秘感和壮丽美。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这里的“结虚”意味着从无到有,从空灵到具体形态的变化,“万有”则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诗人表达了对仙境中这种超自然现象的赞美和欣赏。
“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这两句描绘了一座由玉石构成的山峰,它高峻而又充满神秘气息。同时,也描述了一个广阔无边的大海(琅海),其边际模糊不清,增添了一份仙境的辽远与玄妙。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诗人在仙境中短暂停留,欣赏了千年的岁月变化,却发现对于悠长的仙寿来说,这段时间微不足道,不值得细数。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永恒生命的追求。
轻霞朝日两微茫,沙路骎骎十里强。
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
兴酣争举凌云笔,醉熟重浮滟海觞。
明日蝶愁人亦懒,未须归去苦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