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全文
唐 / 窦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

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

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tàibǎogōngchéngēnzhìzhèng
táng / dòucháng

jūnwèigōngbǎoqīngshíguāngàichūxiánbàichí
zhàozhōngxuānjiǔ

bǎiliáobānwàizhìsānshī
shānquánsuìxìngxiūchēngnéngguānshòu

xuézhùjīnfànyányóushàngdānch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常所作,名为《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中的语言庄重而富有礼仪之美,通过对宫廷官职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朝廷的隆重气氛和官僚体系。

首句“君为宫保及清时”表明岐公被授予宫保之职,在清净的朝代担任要职。紧接着,“冠盖初闲拜武迟”则是形容其身份尊贵,刚开始享受闲暇之时,便有礼仪之举,如拜访武官等。

“五色诏中宣九德”一句,指的是皇帝的圣旨以五色丝绸装裹,传达了九种美德或九大政策。接着,“百僚班外置三师”则说明在朝廷百官之外,特设三位师傅级别的高官。

中间两句“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诗人借用自然景物,表达对岐公品性的赞美,同时指出岐公之子也都担任了官职,各自接到了朝廷的命令。

最后两句,“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诗人通过“不学铸金”来比喻岐公不屑于追求物质财富,而是怀念古代圣贤的美德。末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面见岐公,进言于尊贵之地(丹墀)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典雅庄重的语言和严谨的礼仪描写,展现了对岐公及其家族的尊崇,以及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赞美。

作者介绍

窦常
朝代:唐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猜你喜欢

谒颜鲁公祠

卞山苕溪高且清,鲁公祠堂貌如生。

言言千古英雄在,吉吉一点仙丹成。

奸臣必欲置之死,天下不敢呼其名。

当时节义谁可并,常山太守公难兄。

(0)

九华山·其八

曾见齐山小九华,梦游缥缈羽人家。

灵山面目忽相见,舟系梅根秋日斜。

(0)

寄林黄中

郎星夜照贵池口,渐见祥光烛牛斗。

甘棠遗爱留浔阳,尽道前无此太守。

我亦弭楫清溪滩,秋风吹浪高于山。

与君相去才咫尺,形影隔绝烟波间。

晨起扬帆欲东去,风伯江神两俱怒。

吾侪行止端由天,天气未佳聊且住。

(0)

解舟遇风暂泊岳阳城下正对君山

入湖初讶君山远,无翼可随鸥鹭群。

系缆中流忽相对,江湖心亦不忘君。

(0)

至东屯谒少陵祠·其二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0)

续访得七人.李左相

罢相避同列,衔杯乐圣人。

那知偃月堂,中有丞相瞋。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