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著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著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这首诗描绘了祝融峰的雄伟景象和山翁与自然的亲近关系。首句"祝融万仞拔地起"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祝融峰高耸入云的壮观,如同神火巨人般矗立。"欲见不见青霄里"则暗示峰顶云雾缭绕,难以一窥全貌,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山翁爱山不肯去",将山翁对山的热爱和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宁可醉卧在松根之下,也不愿离开这山水之间。"家童寻著不敢惊"和"沉吟恐怕山翁嗔"则描绘出家童小心翼翼地寻找山翁,生怕打扰到他的宁静,体现出对老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最后两句"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通过山翁梦醒后的动作和环境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以及月光、松风带来的清凉与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赵葵的《祝融峰》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