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氂。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氂。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这首宋诗《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是陈舜道所作,描绘了春天田园生活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春来非是爱吟诗”,诗人强调并非因为春天的到来才喜欢写诗,而是春天激发了他的诗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具体画面展现了农村的生动景象:耕牛带着新生的小牛在草地上劳作,花村里狗儿的吠声增添了宁静的生活气息。诗人指出,麦子虽未到丰收时节,但青青的麦苗预示着未来的希望;桑叶翠绿,暗示着蚕丝生产的繁忙。
诗中“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这两句,既有对农事的细致观察,也寓含了诗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收尾,表达了他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丰富情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吟诗行为。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诗注重写实与情感表达的特点。
绿窗一枕游仙梦,浑忘乱愁多少。
水佩风环,荷衣蕙带,犹是去年人好。韶华未老。
任书剑消磨,琴樽颠倒。
芳绪閒情,画图描出断肠稿。清游何事最早。
怕新蝉唱后,秋思先到。
翠簟邀凉,金盘砌雪,烦暑而今都扫。桐阴月小。
听筝语如烟,自怜幽抱。曲曲眉痕,共谁新样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