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全文
宋 / 陈舜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氂。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0)
注释
春来:春天的到来。
爱吟诗:热爱写诗。
田园:乡村、农田。
耕牛:正在耕作的牛。
生氂:形容狗毛稀疏。
麦青:麦子青翠。
三时粥:指一日三餐的粥。
桑绿:桑叶碧绿。
二月丝:比喻春季桑叶生长旺盛,可缫丝。
触物兴怀:看到事物引发的情感。
翻译
春天的到来并非只为了吟诗作赋,诗源于对田园生活的感触和兴致。
在草地上,新生的小牛跟随母牛,村庄里的狗儿不因生氂(牦牛尾毛,此处比喻狗毛)而吠叫。
麦田虽青,但不一定每餐都能吃到粥,桑叶虽绿,却不能像二月那样繁茂地提供丝线。
看到万物引发的情感难以言表,春天的到来并非仅仅因为热爱吟诗。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是陈舜道所作,描绘了春天田园生活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春来非是爱吟诗”,诗人强调并非因为春天的到来才喜欢写诗,而是春天激发了他的诗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具体画面展现了农村的生动景象:耕牛带着新生的小牛在草地上劳作,花村里狗儿的吠声增添了宁静的生活气息。诗人指出,麦子虽未到丰收时节,但青青的麦苗预示着未来的希望;桑叶翠绿,暗示着蚕丝生产的繁忙。

诗中“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这两句,既有对农事的细致观察,也寓含了诗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收尾,表达了他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丰富情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吟诗行为。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诗注重写实与情感表达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舜道
朝代:宋

陈舜道,字见华,又字莘乐,嘉定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考中举人,做了多年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教谕后,考中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进士,为第三甲第六十名。
猜你喜欢

浣溪纱.七夕

隔著帘栊望鹊桥。碧天银汉夜迢迢。

玉笙声里可怜宵。

半臂风痕凉印月,四厢花影下如潮。

梦魂依旧不能消。

(0)

浪淘沙.盆兰及海棠着花,拈此宠之

背立讶新妆。羞对红墙。春风未负好时光。

银烛高烧看不足,却胜秋芳。云锦护天香。

蜂蝶休狂。屏山六曲晚风凉。

卷上珠帘邀月姊,花下持觞。

(0)

台城路.前题

绿窗一枕游仙梦,浑忘乱愁多少。

水佩风环,荷衣蕙带,犹是去年人好。韶华未老。

任书剑消磨,琴樽颠倒。

芳绪閒情,画图描出断肠稿。清游何事最早。

怕新蝉唱后,秋思先到。

翠簟邀凉,金盘砌雪,烦暑而今都扫。桐阴月小。

听筝语如烟,自怜幽抱。曲曲眉痕,共谁新样巧。

(0)

无题

吾亦爱吾耳,如何欲乞怜。

叩阍翻有路,投刺竟无缘。

道以孤高重,持当困苦坚。

既来学避地,言色且从权。

(0)

兰阳即事·其八

凭栏徙倚到斜曛,镇日消閒只看云。

疏懒自安庸吏拙,不须摘发颂神君。

(0)

檨·其一

篾络筠篮到处攒,黄金青玉乱堆盘。

陂塘夏税争鱼市,园圃秋租补橘官。

投老风情甘润滑,少年趣味太辛酸。

儿家一碗蓬莱酱,待与神仙下箸餐。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