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帘栊望鹊桥。碧天银汉夜迢迢。
玉笙声里可怜宵。
半臂风痕凉印月,四厢花影下如潮。
梦魂依旧不能消。
隔著帘栊望鹊桥。碧天银汉夜迢迢。
玉笙声里可怜宵。
半臂风痕凉印月,四厢花影下如潮。
梦魂依旧不能消。
这首《浣溪纱·七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浪漫与哀愁。
首先,“隔著帘栊望鹊桥”,以帘栊为背景,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场景,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透过帘栊凝视着那传说中的鹊桥,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接着,“碧天银汉夜迢迢”一句,将广阔的夜空比作银河,不仅展现了七夕之夜的浩渺与美丽,也暗示了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遥远距离,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氛围。
“玉笙声里可怜宵”则通过玉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扬、哀婉的音乐氛围,将七夕之夜的特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联想到牛郎织女在银河之上的相会,以及他们短暂相聚的珍贵与无奈。
“半臂风痕凉印月”描绘了一幅月下微风拂过,留下痕迹的景象,既表现了夜风的轻柔,又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凉意与孤独,仿佛是月光下的风,轻轻触碰着主人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四厢花影下如潮”则以花影如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四周花丛中光影交错的景象,既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也象征了主人公情感的汹涌澎湃,如同潮水般难以抑制。
最后,“梦魂依旧不能消”表达了主人公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深深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这种情感的延续与深化,使得整个作品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触动人心。
综上所述,《浣溪纱·七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七夕之夜的浪漫与哀愁,展现了词人对传统节日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去年月比今年好,娇女如花在襁褓。
手持一物笑当门,柚子灯红如玛瑙。
前年月比去年明,内子新归自镐京。
画舸朝维杨柳岸,香车暮入凤凰城。
盘中果爱甘蕉美,槛外花怜抹丽清。
稚子争围秦弄玉,慈姑似见计飞琼。
今年月色如冰冻,独坐帘前抱哀痛。
吴宫紫玉遂成烟,巫岫朝云元是梦。
幽魂不返月支香,仙蜕已藏毛女洞。
泪落黄泉知不知,黄泉少见月明时。
难将一片天边月,长照黄泉冰雪姿。
黄泉母子应相见,见此月明泪如霰。
人间月似白玉盘,地下月如白团扇。
团扇光辉乍有无,愁君失路一身孤。
夜深环佩归宜数,莫向黄泉空望夫。
《辛亥中秋夕作》【明·屈大均】去年月比今年好,娇女如花在襁褓。手持一物笑当门,柚子灯红如玛瑙。前年月比去年明,内子新归自镐京。画舸朝维杨柳岸,香车暮入凤凰城。盘中果爱甘蕉美,槛外花怜抹丽清。稚子争围秦弄玉,慈姑似见计飞琼。今年月色如冰冻,独坐帘前抱哀痛。吴宫紫玉遂成烟,巫岫朝云元是梦。幽魂不返月支香,仙蜕已藏毛女洞。泪落黄泉知不知,黄泉少见月明时。难将一片天边月,长照黄泉冰雪姿。黄泉母子应相见,见此月明泪如霰。人间月似白玉盘,地下月如白团扇。团扇光辉乍有无,愁君失路一身孤。夜深环佩归宜数,莫向黄泉空望夫。
https://shici.929r.com/shici/28fnPkdLYx.html
秋雨夜始寒,霜钟湿云际。
境幽念正寂,松冷声逾细。
悠然孤榻中,了隔人间世。
莽莽旦昼间,到此绝萦系。
上人吾宗彦,静念参神谛。
恒忆旧须眉,乃在端溪岁。
一旦解儒冠,竟续空王裔。
托钵烟海曲,挂锡香河澨。
了此出世心,一往无留滞。
初日发清晨,炉薰透衿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