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片帆轻,春江一望平。
微风三十里,已度射襄城。
岸岸杨柳接,村村布谷鸣。
不愁明发雨,鱼尾断霞生。
落日片帆轻,春江一望平。
微风三十里,已度射襄城。
岸岸杨柳接,村村布谷鸣。
不愁明发雨,鱼尾断霞生。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傍晚在泾河上航行时所见的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首句“落日片帆轻”以轻盈之感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柔和的画面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小船上,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春江一望平”则巧妙地运用了季节的错位,让读者在心中构建出一幅春意盎然、江面平静的画卷,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微风三十里,已度射襄城”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轻松与自由,微风轻拂,三十里的航程似乎转瞬即逝,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射襄城作为航程中的一个地标,既增添了地理上的具体感,也暗示了诗人对旅程的期待与满足。
“岸岸杨柳接,村村布谷鸣”两句则将画面拉近,描绘了两岸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和谐共存。杨柳依依,随风轻摆,仿佛在欢迎着远行的船只;而远处村庄中传来的布谷鸟鸣,更添了几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祥和。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不愁明发雨,鱼尾断霞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行程的乐观态度。即使担心明日可能会下雨,但诗人却从“鱼尾断霞生”的景象中找到了安慰,预示着即使遇到困难或挑战,也能像断霞般美丽而坚韧地面对。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生活哲学,鼓励人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傍晚航行于泾河之上所见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乐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
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
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
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枋榆重问旧约。
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
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
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
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闲情新赋,把灵犀一点。写入香罗白团扇。
好羞时低障、浴后轻拢,长傍着,小小桃花人面。
横塘重寄与,满握冰蟾,比似华年一分欠。
画里说春愁、红锦窠温,反输与、翠禽双占。
倘长得随伊、镜台边,便扫地添香,也都情愿。
小雅离骚旨。好文章、半生事业,千秋名字。
叠雪裁冰词绝妙,不共吹花嚼蕊。
早称出、拖金衣紫。
天际灵风飘玉叶,海棠巢、万点胭脂醉。
三复读,羡无已。一输明月前身是。
迥超尘、海镜流球,寒芒万里。
羞煞凡间儿女语,锦瑟朱弦清丽。
使听者、洋洋盈耳。
肃肃雍雍廊庙器,岂寻常、粉黛娇容止。
想老笔,更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