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视兮八荒,了无物兮往无旁。
往古来今兮无际,起复代谢兮不失吾常。
复乎,复乎。吾所寓兮广莫之野,而无何有之乡。
洞视兮八荒,了无物兮往无旁。
往古来今兮无际,起复代谢兮不失吾常。
复乎,复乎。吾所寓兮广莫之野,而无何有之乡。
这首诗《复轩歌》由宋代诗人章宪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万物的洞察与理解。
首句“洞视兮八荒,了无物兮往无旁”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视野,仿佛能透视整个宇宙,看到一切事物都归于虚无,没有旁逸斜出的事物。这种境界超脱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
接着,“往古来今兮无际,起复代谢兮不失吾常”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无限性和事物更迭的规律性。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时间没有边际,事物在不断更替中保持其固有的规律,体现了宇宙运行的永恒秩序。
最后,“复乎,复乎。吾所寓兮广莫之野,而无何有之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在广袤的田野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在“无何有之乡”,即无欲无求、超脱尘世的地方,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以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探讨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事物更迭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孔愉庙边溪水长,石壁岩下飞泉香。
居士住此几寒暑,只见四山青又黄。
今年春雨摧麦芒,六月稻穗乾欲僵。
烦公焦劳坐黄堂,何不趣公归赞襄。
为时开阁阴与阳,不令此忧遗君王。
我君有如坐甑内,口顾怫郁不得骧。
公欲令我苏肺肠,白衣致酒甚沛滂。
瓶粟未空陶氏仓,得酒且到王生乡。
更招山前老漫郎,渠家曲柄荷可觞。
宝器传家宁浪出,汉爵通侯二千石。
悬知忠孝萃公门,寸印便应轻尺璧。
虎头飞去通神画,未免诳欺涉嘲骂。
馀不左顾非偶然,渭水得璜天或者。
公门次第生辉光,一一词锋如剑铓。
龟玉正怜俱在手,莫放柙中苍兕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