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画梅三章·其一》
《夜坐画梅三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解得秋柴束,都为骨立形。

荒山邀满月,皎墨撒明星。

小署阳春券,相思故屋屏。

居然成揖让,旧腑拓新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独自坐在画室中,以梅花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夜晚的静谧与深邃,以及在这样的氛围下,画家内心的专注与情感的流露。

首句“解得秋柴束,都为骨立形”,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柴火燃烧后只剩下骨架般的痕迹,以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同时,这里也暗喻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如同燃烧的柴火,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作品之中。

接着,“荒山邀满月,皎墨撒明星”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荒凉的山野与明亮的满月、星星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丽的意境。满月和星星的光芒洒落,不仅照亮了黑暗,也映照出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思考与灵感的火花。

“小署阳春券,相思故屋屏”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小署,即小暑,是夏季的一个节气,这里用来形容画作中的温暖与生机。阳春券,可能是指春天的温暖与活力,也暗示了画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相思故屋屏,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居然成揖让,旧腑拓新町”两句,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揖让,既可理解为谦逊礼让,也可视为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和谐与平衡。旧腑拓新町,则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既有对传统的尊重,又有对新事物的探索与接纳。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展现了画家在夜晚创作时的心境与追求,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玉汝以予辞不赴次韵再约来日复和辞之

道上蹄涔接板桥,诗筒将去却愁漂。

纵横燕市云为雨,仿佛巫山暮复朝。

半舫若浮宜自系,尺书仍至故相招。

泥深我仆难忘蹶,莫使前瞻马尾遥。

(0)

望月思亲为韦谧作

韦郎五岁失其母,恃有父存未知苦。

长来见父不见母,入地欲求地无户。

仰天见缺月,似我独见父。

明朝又是月圆时,死者安能复如此。

尝尝见月便断肠,天或哀怜为风雨。

(0)

刀赠程自邑

昔客汴上来,曾遗西番刀。出鞘试,口吹断毫毛。

裹以白鹿皮,缠以青丝绦。

不逢拂拭人,尘埃甘自韬。

把赠惭吾老,功名看汝豪。

(0)

画葡萄引

汉武唯知贵异物,博望常劳使西域。

大夏康居产富饶,胡桐柽柳非奇特。

独取葡萄入汉宫,遂遣天王亲外国。

当年肉味厌侯王,今日霜根遍西北。

吾家十亩后园里,长条几架南山侧。

龙须时袅水风斜,马乳尽垂秋雨色。

故园一别惊风雨,画图相对思乡土。

青钱已办雇河舟,白首行看住草楼。

但愿千缸酿春酒,未须一斗博凉州。

(0)

当朝

当朝艺苑烂天葩,前辈风流擅大家。

诗律总推高太史,文章谁继宋金华。

未能云梦吞千顷,谩说图书诵五车。

临楮自惭才思涩,几时重梦笔生花。

(0)

驾幸南海子

诏幸芙蓉苑,传言羽猎行。

三驱陪上将,四校出神兵。

列戟围熊馆,分弓射虎城。

风云日暮起,偏绕汉皇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