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十五》
《诗·其三十五》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

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

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0)
翻译
离开尘世寻求解脱,怜悯众生深陷苦难。
协助佛陀传播教化,指引大众选择正道。
却从未真正解救苦难,任意妄为纷乱不息。
最终一同遭受沉沦,共同坠入无尽深渊。
注释
出家:离开家庭生活,成为僧侣或尼姑。
出离:脱离生死轮回,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哀念:同情并思念。
苦众生:受苦受难的众生,指所有经历苦难的生命。
助佛:帮助佛陀。
扬化:弘扬佛法,传播佛教教义。
令教:命令或引导教导。
选路行:选择正确的道路去行走,比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或信仰道路。
何曾:何时曾经。
解救苦:解除、拯救苦难。
恣意:任意,随意。
乱纵横:混乱无序,没有规则地肆意行为。
一时:同一时间。
同受溺:一同遭受沉没,比喻共同遭遇不幸。
俱落:全部掉落。
大深坑:非常深的坑洞,比喻极糟糕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出家修行以求解脱之意,表达了对众生的哀念以及助佛弘法的决心。开篇"出家求出离,哀念苦众生"两句,展现了诗人因深感世间苦难而选择出家的初衷和悲悯情怀。接着"助佛为扬化,令教选路行"则明确了其修行目的,即在帮助佛陀弘扬佛法的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却出现了对比鲜明的情景:"何曾解救苦,恣意乱纵横。"这表明尽管诗人有出家求解脱和助佛弘法的愿望,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解脱众生之苦,反而可能陷入某种迷失或是误入歧途的状态。

最后两句"一时同受溺,俱落大深坑"则描绘了一个共同堕落的景象,暗示即便是出家求道者,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也有可能与俗世之人一样陷入更深的迷茫或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初衷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佛教修行中的艰辛和复杂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省察与警醒的情怀。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过农家

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0)

长门怨

长门春欲尽,明月照花枝。

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0)

苦雪四首·其二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赖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0)

东平路中遇大水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

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

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0)

三君咏·其一魏郑公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0)

闲居怀旧

日长鼓腹爱吾庐,洗竹浇花兴有馀。

骚客空传成相赋,晋人已负绝交书。

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今日思来总皆罔,汗青功业又何如。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