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夜晚独处时的寂寞与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鲜活的自然景象,传达了深沉的乡愁。
开篇“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两句,写出了游子在夜晚对着灯光,思念之情如同滴落的泪水,不断地啼哭。这里的“双双红泪”形象生动,传递了深切的情感。
接着,“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两句,通过大雁的南飞和自己仍在遥远的辽海之西,强化了离别的距离感和孤独感。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以此映衬自己的心境。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生活场景。诗人将头靠在精致的玉枕上,面对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垂玉枕”和“金闺”,不仅是物质上的精美,更隐喻着内心的高贵与纯净。
最后,“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即便是衣服被泪水浸湿,也不在乎,只是因为归家的路途太过迷茫而无法自拔。这份思乡之情,是那般的迫切和深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离别时的孤独与寂寞。
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