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陵王.灞桥感柳,用清真韵》
《兰陵王.灞桥感柳,用清真韵》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晚烟直。桥下罗纹水碧。

长亭柳、曾系玉骢,金缕依依可怜色。

咸秦岂异国,人识新丰倦客。

东风里,一搦楚腰,抱月飘烟不盈尺。

騕袅去无迹,叹不似江南,长见帆席。

华林嫩叶春虫食。

随渭水东去,岳莲西指,雨迎烟送四五驿,直青到河北。

恻恻。绮愁积。似摇落江潭,一样凄寂。

花开陌上春无极。奈拗颈桥畔,数声风笛。

春闺红泪,共夜雨,枕上滴。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灞桥景色,晚烟袅袅上升,桥下的河水如碧绿的罗纹,显得宁静而深邃。长亭边的柳树,曾经系过美丽的马匹,那金线般的柳条轻轻摇曳,仿佛残留着昔日的温情与哀婉。

词人感叹,尽管身处繁华的咸秦之地,但心中仍怀念江南的故乡,如同新丰的旅人,疲惫而孤独。在春风中,柳条如细腰女子般柔弱,抱着月光和烟雾,身影纤细得不足盈尺,显得格外惹人怜惜。

柳条飘然而去,没有留下痕迹,让人想起江南的繁花似锦,而此处却只见孤寂的帆影。渭水东流,华林间嫩叶被春虫啃食,沿途经过的驿站,雨雾相迎,烟霭相送,直至河北。词人心中充满哀愁,如同江潭落叶,凄凉寂寥。

春天的花开得再美,也无法驱散桥头的冷清,风笛声声,更添离别之苦。闺中女子的红泪,伴着夜雨,滴滴落在枕上,增添了无尽的思念和哀伤。整首词以景生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离别后的孤寂心境。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秋日泛泖四首·其三

白芷青兰夙有盟,浮天一叶带鸥轻。

几经陵谷长为沼,似障波涛复化城。

渔浦每看罾在屋,莼乡宁怅食无羹。

只疑重向潇湘道,试听参差野赛声。

(0)

题璇源张郡侯却金舆颂册

此判南山不可移,颂声宁独美双岐。

即看华表含愁意,正是秦宫照胆时。

天子再传关右事,史家添入岘亭碑。

却金应拜黄金赐,名姓书屏黼扆知。

(0)

题画共十六首·其六

隃糜磨一石,侧理伸寻丈。

轩轩五岳图,堂堂大人相。

(0)

朝退偶书

一生辛苦事经纶,待得时来志巳湮。

乾鹊结巢宁为巳,春蚕作茧自缠身。

相逢谩说明朝话,自分甘为此世人。

强曳病躯循壁走,老来无复旧精神。

(0)

春日郊行

三月韶光满帝都,郊游士女竞欢呼。

五花战马驮红袖,百结柔丝络翠壶。

昼困柳眠莺急伴,春浓花醉蝶争扶。

书生对景愁虚度,也学乘风咏舞雩。

(0)

送冯副使士定之广东宪台·其一

百雉层城雁翅开,阴阴古柏拥霜台。

登台正好频西望,千里荒烟接野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