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其二》
《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夕高堂每燕嬉,悲来惟有骨先知。

翻思白发伤春至,敢惜红颜与岁辞。

归鹤不关今古恨,乳乌长恋死生私。

多情得似无情好,莫怪娇儿太放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首联“除夕高堂每燕嬉,悲来惟有骨先知”描绘了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庆的场景,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悲伤,似乎只有自己的骨髓先感受到了这份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骨”赋予了感知情感的能力,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颔联“翻思白发伤春至,敢惜红颜与岁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思考着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渐生,春天到来,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同时显现。他不敢轻易地惋惜青春的逝去,与时间的告别,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归鹤不关今古恨,乳乌长恋死生私”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归鹤象征着自由与超脱,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无关;而乳乌则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象征着亲情的深厚。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不同态度。

尾联“多情得似无情好,莫怪娇儿太放痴”以一种反讽的手法结束全诗。诗人认为,有时看似无情的态度反而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就像娇儿的放纵,或许正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纯真理解和表达。这句诗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和生活态度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听雨

池草不成梦,春眠听雨声。

吴蚕朝食叶,汉马夕归营。

花径红应满,溪桥绿渐平。

南园多酒伴,有约候新晴。

(0)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江边草

闻君泽畔伤春草,忆在天门街里时。

漠漠凄凄愁满眼,就中惆怅是江蓠。

(0)

送弟朝夫及第还乡

东风擢第上瑶京,金榜天门列姓名。

拜命已承丹诏重,还家先着锦衣荣。

九霄日月瞻龙衮,三月莺花出凤城。

自是送君乡思切,仁山字水远含情。

(0)

月下吟三首·其二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谩拟翠华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

狼烽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夜未休。

莫重三公轻一日,虚名真觉是浮沤。

(0)

陌上

陌上长歌任笑狂,此生得丧略相当。

天将耄齿偿贫悴,身坐虚名掇谤伤。

溪水渐生朱舫活,野梅半落绿苔香。

新晴快上兰亭路,莫待春残始一觞。

(0)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