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开篇“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两句,通过桑叶的绿意和蚕的三次蛰变,点出了时序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随后的“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则透露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那片由他亲手所种之土地的留恋。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表达了诗人对于错过时机的无奈与对未来迷茫前路的感慨。接着,“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则写出了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向往和对南风带来的温暖记忆。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种植的桃树,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追思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随后,“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成长和变化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迹并未回转。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这里出现了一位女性形象,她在桃树下折花,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向往。“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园、无法与亲人共享时光的悲痛。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这里的小儿形象和对其抚背之举,充满了父母般的关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特别是桃树的生长变化,以及家人亲情的点滴展现,构筑了一幅充满乡愁与亲情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