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江湖鬓已皤,重来阙下扶铜驼。
故人第宅招魂祭,胜地林亭掩泪过。
前席颇怜非少壮,小忠犹得效蹉跎。
神灵今有中兴主,准拟浯溪石再磨。
流转江湖鬓已皤,重来阙下扶铜驼。
故人第宅招魂祭,胜地林亭掩泪过。
前席颇怜非少壮,小忠犹得效蹉跎。
神灵今有中兴主,准拟浯溪石再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的《中兴》,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感慨。首句“流转江湖鬓已皤”描绘了诗人历经沧桑,头发斑白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仕途的坎坷。次句“重来阙下扶铜驼”写诗人再次回到朝廷,看到象征国家的铜驼,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故人第宅招魂祭,胜地林亭掩泪过”表达了对旧友和往昔美好之地的怀念,以及哀悼之情。诗人感叹自己虽不再年轻,但仍希望能为国家效力,用“前席颇怜非少壮,小忠犹得效蹉跎”表达出即使年老,也要尽力贡献余热的决心。
最后两句“神灵今有中兴主,准拟浯溪石再磨”寄寓了对国家中兴的期待,诗人相信会有明主出现,引领国家走向繁荣,他期待着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浯溪镌刻诗篇一样,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怀,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张之洞作为晚清官员的忧国忧民情怀。
割尽还生,拔馀不死,只有春来芳草。
含烟衬碧,带雨浮青,消尽三冬枯槁。
何事萋萋满庭,惹藓萦苔,更无分晓。
尽教它生意,浓添罗袜,不曾轻到。
还又向、斜日楼头,浮云槛外,遥望晴痕一道。
花骢去后,油壁来时,今古离愁多少。
试问长亭短亭,芳意年年,几时才了。
只愁它、绿遍天涯,不管闲庭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