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尖叶裂。簌簌飞琼屑。冻合关河天一色。
不辨去程南北。天涯游子单寒。客中谁劝加餐。
便有今宵归梦,可能寻到长干。
风尖叶裂。簌簌飞琼屑。冻合关河天一色。
不辨去程南北。天涯游子单寒。客中谁劝加餐。
便有今宵归梦,可能寻到长干。
这首《清平乐·寄外》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离人思乡之情。开篇“风尖叶裂。簌簌飞琼屑。”以风声、落叶和雪花的飘落,营造出寒冷而静谧的冬日景象,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接着,“冻合关河天一色。不辨去程南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寒与辽阔,同时表达了主人公对方向的迷茫与迷失感,隐含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天涯游子单寒。”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游子,在寒冷的冬夜中倍感孤单。接下来,“客中谁劝加餐。”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有人在远方能关心自己的饮食起居,给予温暖与慰藉。最后,“便有今宵归梦,可能寻到长干。”寄托了主人公渴望早日回家的期盼,即使只是在梦中,也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离别之苦与思乡之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