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老僧多病厌将迎,且卜西山隐姓名。

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最分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僧侣的生活态度与内心世界。他因身体多病而厌倦了世俗的应酬,选择隐居于西山,远离尘嚣,遁入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老僧多病厌将迎”,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现状——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对世间的交际应酬感到厌倦。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暗含着对世间繁华与烦恼的反思。

“且卜西山隐姓名”,接着描述了僧人选择隐居西山,远离人群,不再显露自己的身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最分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真正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即使相隔湖水,也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彼此的共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精神契合的向往,强调了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理解比物质上的接近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传递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题南宫子中书莺

金衣何璀璀,飞向垂杨树。
久立欲无声,东风吹不去。

(0)

题书春景

青山多乔木,柳枝低婀娜。
春风在毫端,商迁无不可。

(0)

同善之仲它无逸共赋雪中香亭

冷云低压翠禽巢,碎玉玲珑不耐敲。
蜂蝶迟来探芳信,暖风已逼杏花稍。

(0)

挽陈蔡心

遗才今已老,生计晚方宜。
卧病经旬月,孤坟寄一隅。
逢原惟有女,伯道竟无儿。
执绋嗟何及,衰祠与沪俱。

(0)

挽闻南夫

恶梦无端岁在蛇,先贤遗落重堪嗟。
粹然践履终身实,老矣婆娑两鬓华。
不见鲤庭人独立,忽惊鹏舍日西斜。
窆碑好为书潜德,穷巷谁寻仵作家。

(0)

挽郑友梅

萧鼓何阗阗,西风提客船。
主人辞华屋,请屋落荒阡。
芙蓉一片古,千古怀人贤。
唤醒梅花魂,芳之秋菊泉。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