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前和书事》
《同前和书事》全文
宋 / 廖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说幽栖久凤台,白云巾履谢风埃。

三刀不是尘缘在,五裤争教暖律回。

金谷分无人载酒,玉京应有使传梅。

今看一举登黄闼,绝胜河东谩去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污浊,选择在凤台这样的幽静之地栖息。诗中通过“白云巾履”这一细节,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三刀”与“五裤”的比喻,暗示了隐士对尘世的彻底割舍,以及对温暖季节回归的渴望。

金谷园的典故,象征着往昔繁华不再,而“玉京”则可能代表理想中的仙境或内心的宁静之所。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今看一举登黄闼”一句,预示着隐士即将实现某种成就,或是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与开头的“幽栖”形成呼应,展现出从孤独到辉煌的转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成长的思考。

作者介绍
廖刚

廖刚
朝代:宋   号:高峰居士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生辰:1070-1143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猜你喜欢

宫花溪道中作

山北山南路正长,东风吹送野花香。

数声啼鸟知春雨,一路归人背夕阳。

溪水长年流不尽,岭云终日变无常。

身逢胜迹应难遍,游思萧条转易伤。

(0)

秋夜社集千佛塔同谢伯子美周兄诸子赋

烛影茶香射短幢,数宵清梦寄莲邦。

都弛诃子林中禁,共倒虞翻宅畔缸。

石塔灯微通梵宇,竹床月入借邻窗。

毛生楮客俱堪绝,每过骚坛兴未降。

(0)

得茅鹿门所评欧阳文忠集三十二卷板刻精工而篇帙完好若手未触盖数十年前物也因重装日披而庄诵之

宋世欧阳公,文章之凤麟。

力矫当时学,黜险而崇醇。

直追韩愈步,独得史迁神。

一字落海内,金玉并争珍。

遂开苏曾先,师表天下人。

道德文章重,其学百世尊。

至明鹿门子,古传衍一薪。

手评先生集,意旨晰胪陈。

闻与韩柳苏,曾王合刻均。

他集予未见,此刻精绝伦。

古香生篇帙,岁久乃能新。

投予好古志,得之匪无因。

玩观不敢苟,毋使或泯沦。

(0)

小怀仙·其八

玉陨珠沉事可怜,无端石火过风前。

歌梁响冷莺声绝,舞袖翻残蝶拍捐。

色相顿空超法界,情根难灭入诸天。

孤灯细雨衾如水,愁梦凄迷夜惘然。

(0)

恻恻吟·其八十八

小乔疑隔大江隈,铁锁横空鐍不开。

争似莫愁双桨渡,轻舟容易送将来。

(0)

恻恻吟·其十七

幽艳曾怜性格柔,蕙兰袅袅不禁秋。

绿窗遗稿多零落,残锦丹青特地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