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拱木剧悲凉,今同穴相依,追维南郡书铭,应为手题双石阙;
有子析薪能负荷,观四方来吊,只我江天坐啸,未遑躬奠一生刍。
故人拱木剧悲凉,今同穴相依,追维南郡书铭,应为手题双石阙;
有子析薪能负荷,观四方来吊,只我江天坐啸,未遑躬奠一生刍。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陆敬轩夫人。上联“故人拱木剧悲凉”,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哀伤氛围,将逝者与生者之间的离别描绘得极为凄凉。接着“今同穴相依”一句,既是对两人死后得以合葬的安慰,也暗含了对生者孤独的感慨。后句“追维南郡书铭,应为手题双石阙”,则通过想象中的墓碑铭文,表达了对逝者生前事迹的怀念和追忆。
下联“有子析薪能负荷”,转而赞颂逝者的子女,他们能够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体现了家族的传承与责任。紧接着“观四方来吊”,描绘了众人前来吊唁的场景,展现了社会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最后“只我江天坐啸,未遑躬奠一生刍”,则表达了作者作为悼念者内心的复杂情感:独自面对江天,只能以静默的思绪寄托哀思,无法亲自前往祭奠,心中满是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也蕴含了对生者责任与传承的思考,以及对无法亲临祭奠的遗憾,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齧江南草。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
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
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
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
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
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