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鬟嬉戏我庭除,争挽新花比并襦。
亲结香缨知不久,汝翁那更镊髭须。
双鬟嬉戏我庭除,争挽新花比并襦。
亲结香缨知不久,汝翁那更镊髭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女孙嬉戏在庭院中、争相挽起新花比并襦(一种装饰品)的活泼可爱形象。
"双鬟嬉戏我庭除"一句中的“双鬟”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头上的发髻,"嬉戏"表达了孩子们在庭院中无忧无虑的玩耍状态。"争挽新花比并襦"则形象地展示了孩子们之间争相挽起鲜花装饰,以此作为游戏的一部分。
"亲结香缨知不久"这句透露出诗人对女孙成长速度的感慨,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持续太久。"汝翁那更镊髭须"则是对比之下,更显得祖辈人的沧桑和老态龙钟。这一比喻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亲人之间温馨互动的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珍惜与感激。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字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亲情的赞美,更是一幅充满温情和哲理的画卷。
万庾敖仓粟,千帆下濑兵。
伊谁任保障,南北一书生。
命岂冯唐晚,恩元介子轻。
拮据双鬓在,留滞寸心明。
金紫当年物,丹青异日名。
除书历下里,襆被斗边城。
家接三江近,人如九派清。
还逢狱中剑,拂拭请长缨。
白简当年疏,真无愧古人。
举朝回气色,中贵失精神。
日月流言事,风霜敢谏身。
向来馀万死,此去有孤臣。
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涛驱千嶂雪,花散万家春。
任侠非凌守,虚怀欲近民。
临岐绕朝策,为尔重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