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安可顿,四节一何速。
秋气下霜露,春事著草木。
天道有迭代,世故足翻覆。
塞翁丧良马,宋氓得白犊。
由来非今朝,未必不为福。
六龙安可顿,四节一何速。
秋气下霜露,春事著草木。
天道有迭代,世故足翻覆。
塞翁丧良马,宋氓得白犊。
由来非今朝,未必不为福。
这首诗《述古(其二)》由宋代诗人洪朋所作,通过对四季更替、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六龙安可顿,四节一何速”,以神话中的六龙驾驭太阳运行,比喻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四季更迭之快令人感叹。接着,“秋气下霜露,春事著草木”描绘了秋天的霜露与春天的生机,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兴衰与轮回。
“天道有迭代,世故足翻覆”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与社会的规律性变化,表达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和对世间事物无常性的认识。接下来,“塞翁丧良马,宋氓得白犊”引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通过对比塞翁失去爱马与宋氓得到白犊的事件,强调了事物在不同视角下的价值与意义,并暗示了人生中意外的收获与失去往往蕴含着意想不到的福泽。
最后,“由来非今朝,未必不为福”总结全诗,指出这种对事物价值的重新评估并非仅限于当下,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提醒人们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得失,认识到看似不幸的事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整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时间、变化、因果与福祸之间的复杂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深刻的洞察力和哲学思考。
天阙移楼观,来供帝子亲。
明光扶日域,远势接星津。
瑞霭常濛润,清风每拂尘。
图书惟左右,脂粉却参辰。
觅句多诗髓,开谈即道真。
槐阴瞻五学,芸馥见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
愿言增万柱,寒士并栖身。
公不见白衣居士春风里,浪走寻芳南涧底。
要见深红踯躅花,不辞辛苦行三里。
吾人风味复不恶,异代幽情敢相拟。
故穿密竹过山腰,却下横桥度沙嘴。
宁甘著脚踏残雪,正欲搜春访桃李。
天寒桃李都未花,只有山梅破红蕊。
低攲岩石俯苍翠,倒影方塘照清泚。
临风三嗅忍回头,细看长吟聊徙倚。
牵花及此当作意,归把疏香泛浮蚁。
莫令摽落乱飞空,惆怅残英随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