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筒何必割双鱼,寸叶晴窗慰索居。
蟋蟀感秋吟巳剧,方诸向月泪无馀。
争奇险句排新句,惜纸长笺押细书。
写尽松陵酬唱集,午烟茶影下栟榈。
诗筒何必割双鱼,寸叶晴窗慰索居。
蟋蟀感秋吟巳剧,方诸向月泪无馀。
争奇险句排新句,惜纸长笺押细书。
写尽松陵酬唱集,午烟茶影下栟榈。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名为《归仲木诗卷侑以长句(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归仲木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诗筒何必割双鱼”,以“割双鱼”比喻分离之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接着,“寸叶晴窗慰索居”一句,以“寸叶”象征友情的微小却珍贵,晴窗下的静谧时光成为诗人孤独生活中的慰藉。接下来,“蟋蟀感秋吟已剧,方诸向月泪无馀”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蟋蟀和方诸星(古人认为月亮上的水珠为方诸星),赋予情感,通过它们的哀鸣和泪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争奇险句排新句,惜纸长笺押细书”则展示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和对文字的珍视,即使在表达复杂情感时,也力求语言的精炼与创新。最后,“写尽松陵酬唱集,午烟茶影下栟榈”两句,以“松陵酬唱集”象征诗人与友人往日的诗酒风流,午后的烟雾、茶香和栟榈树下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友情永恒的赞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落赖门风,大家撑拄。量田底量田,种树底种树。
带雨扶犁绿野耕,和云荷钁千峰去。
有甚心情,管得南泉猫儿,赵州狗子,勘證平田婆,连累周家女。
棘林中有通天路,饱饭狂歌,閒行几步,脚头山色无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