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推官灯夕短歌》
《和李推官灯夕短歌》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古风

玉兔飞升东海上,六鳌驾山压晴浪。

春风陆地金莲花,万里虹桥跨空旷。

都城萧萧闻马鸣,喧阗鼍鼓轰雷声。

云中宸游隔人世,霓裳一曲歌隆平。

人言三万六千日,百岁欢娱祇今夕。

烹羊炰羔割素鳞,金叵罗深蚁醪碧。

琉璃隔幔无纤尘,鸳鸯绣幕围青春。

金步轻移翠罗袜,绛桃暗滴胭脂唇。

老夫门前清似水,文献空令嗟宋杞。

沙糖米果荐时新,望乡欲洒江河泪。

琼台仙人今有无,丹山洞天杳蓬壶。

采药归来何可得,长啸一声天地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美而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玉兔飞升东海上”,以神话中的玉兔为引子,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或新的开始。接着,“六鳌驾山压晴浪”描绘了壮观的海景,六鳌(传说中的神兽)驾驭着高山,压过晴朗的波浪,展现出一种力量与和谐并存的画面。

“春风陆地金莲花,万里虹桥跨空旷”则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工的巧思结合,春风拂过大地,金莲花盛开,万里之遥的虹桥横跨在广阔的天空之上,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都城萧萧闻马鸣,喧阗鼍鼓轰雷声”转而描绘了都城的热闹景象,马蹄声声,鼍鼓震响,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沸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云中宸游隔人世,霓裳一曲歌隆平”则通过皇帝的巡游,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云中的帝王巡游,与人间形成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通过音乐的传递,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人言三万六千日,百岁欢娱祇今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人生短暂,但今晚的欢乐足以让人铭记。

接下来的几句“烹羊炰羔割素鳞,金叵罗深蚁醪碧”描述了宴席上的美食与酒水,金杯满溢,绿酒如蚁,体现了奢华与享受。

“琉璃隔幔无纤尘,鸳鸯绣幕围青春”则描绘了宴会的环境,琉璃隔断的房间内,没有一丝灰尘,鸳鸯绣制的帷幕围绕着青春的气息,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

“金步轻移翠罗袜,绛桃暗滴胭脂唇”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金鞋轻盈地踏过翠绿的罗袜,绛桃的花瓣轻轻落下,仿佛是女子的胭脂之色。

“老夫门前清似水,文献空令嗟宋杞”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门前的溪水清澈,如同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只能在文献中追忆往昔。

“沙糖米果荐时新,望乡欲洒江河泪”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品尝着新鲜的沙糖米果,心中却涌起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泪水似乎要汇成江河。

最后,“琼台仙人今有无,丹山洞天杳蓬壶”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寻,琼台仙人是否还在,丹山洞天是否依旧,这些神秘的地方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采药归来何可得,长啸一声天地白”则以采药归来的隐喻,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长啸一声,仿佛能唤醒天地间的万物,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春耦斋

绿竹丛中诘径幽,绮窗玉砌俯澄流。

每因耕礼于时憩,试问农人得此不。

宝穑绥丰真胜赏,墨林契要亦优游。

斋虽老屋额新署,妙迹爰收十五牛。

(0)

西直门外·其一

紫禁平明命六驺,御园返跸侍慈娱。

居诸屈指才成五,景物青郊顿尔殊。

(0)

含经堂古干梅歌

菀枯消息真无穷,女夷巧会偷天工。

谁谓死灰槁木质,却有生意含其中。

朵云一盆槎枒倚,数英忽绽昌条绮。

常见画图方朔翁,臞骨棱棱簪玉蕊。

烟雨楼前阅岁华,携来书室陪清嘉。

含经味道藉远俗,绯桃绿李纷如麻。

春来依旧冰雪姿,浙云燕月夫岂知。

驿致偶寄一时兴,刘协之言有所思。

(0)

密云行宫对月

过望小亏圆,徘徊银汉边。

最欣寒不湿,可以暑全蠲。

疏树迎光漏,閒花入影妍。

玉轮犹早上,应惜孟秋天。

(0)

题竹绘屏二首·其二竹

剪竹图成几枝竹,龙文凤影戛依依。

?猭窗外初过雨,一即三身是也非。

(0)

消夏八咏·其八见萤

苇汀蒲岸碎流金,是火宁防雨水侵。

月舫犹然飞熠熠,风帘无碍入深深。

最嫌蚊蚋烦驱爵,纵翥虚空不类禽。

已觉秋光剧满眼,宜他陶侃惜分阴。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