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诗酒人,惜也未闻道。
乍可无除书,不可坏丹灶。
白公诗酒人,惜也未闻道。
乍可无除书,不可坏丹灶。
在这首诗中,诗人刘克庄借“白公”之口,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未能尽览世间奇书的无限惆怅。"石竺山二十咏"是一组诗,其中每一首都以不同的景物或情境作为咏叹的对象。这句诗通过“白公”之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无法全部领略的感慨。
"乍可无除书," 这里的“乍可”乃是指时间紧迫,不容许慢。"不可坏丹灶"则是用来比喻不能错过任何可以增长知识和修养的机会。这里的“丹灶”,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烛火,是学习、阅读的必需品,暗示了诗人对知识渴望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与追求知識無限擴展之间的矛盾心理。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一个共同心态,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地汲取知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