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在空山,丹光照崖水。
仙人迹如埽,客至泉辄喜。
世路多不平,个中太清生。
政以静自怡,亦与凡将迎。
风波处处息,坎离人人有。
要使到此踪,尽作蓬瀛友。
白云在空山,丹光照崖水。
仙人迹如埽,客至泉辄喜。
世路多不平,个中太清生。
政以静自怡,亦与凡将迎。
风波处处息,坎离人人有。
要使到此踪,尽作蓬瀛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图景,开头两句“白云在空山,丹光照崖水”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层次分明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仙人迹如埽,客至泉辄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来访者的热情欢迎。
中间两句“世路多不平,个中太清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与个人内心清净之间的对比,以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的自我修养和精神寄托。紧接着的“政以静自怡,亦与凡将迎”则进一步强调了通过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接纳来实现个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理念。
尾部四句“风波处处息,坎离人人有。要使到此踪,尽作蓬瀛友”则描绘了一种风平浪静、万象更新的景致,以及诗人希望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精神寄托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状态的渴望。
昨夜西风起蘋末,长林萧萧叶初脱。
夕阳流水澹无波,玻瓈沈浸青冥阔。
断堤古岸遥相连,彷佛疑是鉴湖边。
黄花未发含清露,白鸟欲度横苍烟。
人间此景何潇洒,独对新图意闲雅。
安得扁舟泛绿漪,坐看翩翩海鸥下。
鸿荒肇开辟,民俗淳以熙。
太朴日云散,风气遂浇漓。
结绳既已代,巧伪纷日滋。
金罍鄙抔饮,雕房易茅茨。
珠玉交璀璨,锦绣互彰施。
人心竞浮靡,古道何乖暌。
郭生独超迈,质直由天资。
纯然无表襮,胸次良坦夷。
幽斋匪华饰,冲襟澹无为。
绘事益精到,天机造神奇。
浑然辞刻画,兴至无不宜。
持此慕淳庞,仰彼农与羲。
永言慎始终,素履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