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籁鸣哀起翠条,撩人心绪涨秋潮,仙源回望转无聊。
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愁山怨水一身遥。
风籁鸣哀起翠条,撩人心绪涨秋潮,仙源回望转无聊。
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愁山怨水一身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以风声和翠绿的枝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风籁鸣哀起翠条",诗人通过风声的凄凉和翠条的摇曳,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感伤情绪。"撩人心绪涨秋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如同秋潮般起伏不定。
"仙源回望转无聊",诗人站在仙源(可能指仙境或理想之地)回头眺望,却感到更加空虚和无趣,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失落。接下来的"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过多沉湎于过去的影子,前行的路上不必过于停留,表达了决心向前的决心,但又带着淡淡的忧愁。
最后的"愁山怨水一身遥",以山水象征着前方未知的困难和内心的愁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而遥远的旅程。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愁、人生感慨的词作,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江南春色胜常年,蚕妇耕夫笑语妍。
日永湖山纵游屐,夜深箫鼓更划船。
羁人半作吴侬语,骚客休吟楚些篇。
服叛招携有长算,会移丰乐到齐燕。
孤亭瞰平野,双溪分两腋。
野阔春风香,溪晴照人碧。
我来亭上天欲春,溪声野色争赴人。
胸中丘壑相映发,翛然便欲乘飙轮。
惜无妙手王摩诘,半破鹅溪重画出。
溪山应喜得赏音,尽遣烟霞供落笔。
我嗟吟鬓犯车尘,一凭危栏眼界新。
寄谢溪声与山色,他时来作个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