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人居》
《野人居》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谁家居傍水,屋破也含清。

兼是依山曲,果然似画成。

人烟藏荻渚,鸡犬闹潮声。

半掩门何意,主人爱月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居住在山水之间的隐士形象。首句“谁家居傍水,屋破也含清”便已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破旧的房屋反而与周围的清澈水源相得益彰,透露出一种不拘形式、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接着,“兼是依山曲,果然似画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与和谐。山峦蜿蜒,房屋依山而建,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山水画,充满了艺术美感和生活的韵味。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人烟藏荻渚,鸡犬闹潮声”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生机。芦苇丛中偶尔可见的人家,鸡鸣犬吠交织的晨昏,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也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最后,“半掩门何意,主人爱月明”两句,将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半开的门户,似乎在邀请着月光的降临,主人对月光的喜爱,不仅仅是对外在美景的欣赏,更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月光下的宁静与和谐,与前文所描绘的自然风光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外居所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卷,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六十

中使迎韦母;徵书待顺宗。

(0)

课儿联·其四十七

梅花三四里;道德五千言。

(0)

将之关中留别吴二春田·其一

百日饮无事酒,五年读中秘书。

文章浪解雌霓,身世依然蹇驴。

遮扇尘辞庾亮,拂衣腻怕刘舆。

此时西廨剪烛,何日东畻负锄。

(0)

登翠螺山偕顾文子

兹山可游无暇日,三五今始同招携。

草间得路至绝壁,天半有风吹客衣。

六朝重镇一巨石,九派悬溜当巉矶。

江山我辈不相识,好放硬笔悬崖题。

(0)

舟发西安至东岩夜泊

清晨发西安,四野动鸡唱。

人烟起橘袖,村落隐相向。

川景明朝晖,宿雾自消荡。

万壑霜风乾,清江寂无涨。

一一过巉岩,入江更多状。

出没穷雕鈲,盘回互倔强。

舟行苦相持,帆势忽阻丧。

所喜泉石清,终日娱骋望。

短晷歘西驰,苍岩更孤傍。

隐隐远峰出,稍稍明月上。

遥指常山程,终宵一惆怅。

(0)

伐木

晚稻无收苗亦枯,薪桂不但米如珠。

计穷且救目前乏,丁丁斤斧到林株。

林繁曾忆十年树,林缺忽见山角露。

旁人莫感荣落情,更十年后还如故。

君不见,城中灰烬已无余,草木伐尽烧民居。

尺椽寸桷都搜括,千家瓦砾成丘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