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
《杂诗》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大朴已彫散,颓波漫末涂。

笺诰日纷纶,君臣互为谀。

直弦忽见绝,白璧多掩瑜。

但闻都俞声,无复咈与吁。

往往抗颜色,犹称迈唐虞。

唐虞不可见,烈士始全躯。

王掾名痴绝,槐里号狂愚。

安能起皋益,重述邦家谟。

(0)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首句“大朴已彫散,颓波漫末涂”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比喻为原本淳朴的社会道德和风气已经消散,如同江河之水逐渐流向衰败的末途。接着,“笺诰日纷纶,君臣互为谀”指出官场的腐败,官员们每天充斥着虚伪的文辞,君臣之间互相吹捧,失去了真正的忠诚与正直。

“直弦忽见绝,白璧多掩瑜”则揭示了正义与美德在现实中被忽视甚至掩盖的残酷现实。这里的“直弦”象征着正直的行为准则,“白璧”代表了高尚的品德,“掩瑜”则是指那些美好的品质被遮蔽或贬低。这几句诗反映了社会中正义与美德的缺失,以及人们对真正价值的忽视。

“但闻都俞声,无复咈与吁”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只能听到官方的应答声,再也听不到对不公的愤怒或抗议。这表明社会的正义机制已经失效,人们的声音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回应。

接下来的“往往抗颜色,犹称迈唐虞”描述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仍有人保持着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试图以唐虞时代的理想来对抗现实的黑暗。然而,“唐虞不可见,烈士始全躯”表明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真正的英雄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得不选择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伤害。

最后,“王掾名痴绝,槐里号狂愚”是对那些坚持真理、敢于发声的人的赞美,尽管他们被视为“痴绝”或“狂愚”,但他们正是社会需要的光明灯塔。而“安能起皋益,重述邦家谟”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杂诗》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人格和公正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其三

松老风高万壑涛,养成雏鹤待鸣皋。

直林秋晚悲摇落,咫尺家山入望劳。

(0)

题画·其五莲花

日永朱明见物华,清池红藕正开花。

荷衣恰称骚人服,翠盖亭亭罥紫霞。

(0)

月下闻女道士吹笙·其三

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

此声不与缑山别,鹤吹遥应杂凤鸣。

(0)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其九

榴火当轩暑气蒸,梅花开日又坚冰。

四时最好凉秋节,几树幽花伴一僧。

(0)

海螺岩

木客鸣鸣吹海螺,谷神踏踏来和歌。

谁人凿破混沌窍,天籁无心奈若何。

(0)

圆虚岩

古洞云深昼不开,老僧相见却相猜。

山门一径纤如发,借问游人何处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