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是开初恨岁阑,南枝不管北枝寒。
锄云犹记当时种,步月宁辞永夜看。
香借好风闻却易,影粘残雪画应难。
逋仙骨冷吟声绝,惆怅无人共倚栏。
长是开初恨岁阑,南枝不管北枝寒。
锄云犹记当时种,步月宁辞永夜看。
香借好风闻却易,影粘残雪画应难。
逋仙骨冷吟声绝,惆怅无人共倚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与深刻感悟。首句“长是开初恨岁阑”,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在岁末初开,似乎预示着冬去春来,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岁月匆匆,年华易逝的忧伤。接着,“南枝不管北枝寒”则以梅花的生长状态为喻,南枝不受寒冷侵袭,而北枝则饱受严寒之苦,暗含了诗人对不公命运的无奈与同情。
“锄云犹记当时种,步月宁辞永夜看”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手法,将种植梅花的过程与夜晚赏梅的情景融入其中,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种植过程的怀念以及对梅花夜间美丽景象的欣赏,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香借好风闻却易,影粘残雪画应难”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倒映在残雪上的身影,通过“好风”与“残雪”的对比,突出了梅花香气的清新与身影的清冷,营造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意境。
最后,“逋仙骨冷吟声绝,惆怅无人共倚栏”两句,以“逋仙”(指林逋,宋代隐士,以爱梅著称)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渴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梅花之美,共享这份宁静与雅致,却因无人相伴而感到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感慨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