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七首·其一》
《颂古十七首·其一》全文
宋 / 释鼎需   形式: 偈颂

鸟窠佛法无多子,只在褴襂一布毛。

一气吹来何处去,至今天下有譊讹。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鼎需所作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精髓和对世间纷扰的看法。

"鸟窠佛法无多子",这里的“鸟窠”象征简朴的修行场所,暗示佛法并不追求繁复的形式或众多的信徒,而是注重内在的领悟和实践。“无多子”则意味着佛法的真谛并非依赖于数量,而是质的纯粹和深邃。

"只在褴襂一布毛",通过衣物的破旧简陋,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朴素和不求外在奢华,只在于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一气吹来何处去",这里的“一气”可能指的是自然的气息或者生命的气息,也可能暗指佛法的无常和流转。诗人问及这股气息吹向何处,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佛法也在其中流转不息。

"至今天下有譊讹",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和误解的观察,指出尽管佛法深远,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曲解或偏离了它的真谛,充满了混乱和争议。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佛法的简约、真实以及在世俗中被误解的现状,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作者介绍

释鼎需
朝代:宋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蒙庵陈君六十始举子诗以贺之

年周六十初生子,白首初谙襁褓方。

间齿翻从先甲数,肖形应共大年长。

门前父客犹多健,架上儒书已久藏。

不独晚成古器使,显名正待掌珠光。

(0)

赠周侍御入京

躞蹀玉花骢,骄嘶柳叶风。

惊看直指使,重谒大明宫。

主圣劳虚听,民难待实封。

不徒桓典似,但使要途空。

(0)

与邵纶

相逢春晚别,烟月返孤州。

却忆少年日,曾登万岁楼。

山城朝映雨,潮浦夕移舟。

欲寄离情去,江流不解愁。

(0)

赋得青骢马奉寿张石磐公

蹀躞青骢马,西来万里秋。

驾车先豹尾,立仗近螭头。

一别榴花地,长年杜若洲。

时闻云雾起,龙友自相求。

(0)

昭君词·其五

情知马上去无还,遥指干旌认汉关。

纵使生前胡地老,归魂犹得见南山。

(0)

知几卷·其二

明月洲前秋气多,渔舟轻处任风波。

古来玄测饶空算,输却成都卖卜窝。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