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大埔闻乡音》
《至大埔闻乡音》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八千里外始乡关,乍听乡音慰客颜。

几夜梦依双膝下,征衣频拂念途艰。

(0)
鉴赏

这首诗《至大埔闻乡音》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游子在外听到家乡声音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八千里外始乡关”,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远离家乡的距离感,八千里之外的地方才开始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强调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地理距离之遥。这一句不仅突出了空间上的遥远,也暗含着时间上的漫长,暗示了诗人离家日久,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次句“乍听乡音慰客颜”,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之后,突然听到家乡的声音,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慰藉。这里的“乡音”不仅仅是语言的声音,更包含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亲人的话语、熟悉的旋律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家乡的象征,给诗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温暖和安慰。这句诗通过“慰客颜”三个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听到乡音后脸上露出的欣慰和放松的表情,表现了情感的瞬间释放。

接下来的“几夜梦依双膝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异乡的日子里,诗人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乡,依偎在父母的膝下,享受那份温馨和安宁。这一句通过梦境的描写,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亲情的依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庭温暖的深切向往。

最后一句“征衣频拂念途艰”,则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揭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在长期的漂泊中,身上的衣物可能已经磨损,但诗人却频繁地拂拭它们,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衣物的整洁,更是为了提醒自己曾经的旅程之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坚持。这句话既是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继续前行的决心和信念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描绘了游子在外听到家乡声音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亲人和过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二

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

(0)

王生新举乡试便赴礼部

少年荣荐达,挟策向明君。

揖逊公卿重,声名郡国闻。

谋身先择术,悯世在繁文。

纵有高车贵,相如未可群。

(0)

桂太傅挽章·其一

圣主敷殊共,明公际宠灵。

沧溟开日月,紫极静风霆。

美植出连茹,劳歌尽采苓。

可怜康济策,寂寞閟幽扃。

(0)

展先涧谷府君墓·其三

庙题犹?院,宋室久墟丘。紫气龙何在,乌衣燕不留。

家缘酬国尽,天亦忤人谋。

怅望前朝业,烟云日暮浮。

(0)

寄同年程松溪

匪材惭附骥,同诏入观文。

何意遭逢日,翻为聚散云。

名甘辞仕籍,身复远人群。

多少酬恩意,相看惟有君。

(0)

饯同年薛畏斋·其一

闻君亦报罢,理楫遂东归。

达者岂不适,其如人世违。

严城虚暮柝,旧馆振春衣。

知向山中奕,无心谈是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