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开篇“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表达了隐者的生活环境,溪水潺潺,鸟儿自由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下来的“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则展示了隐者自给自足、与自然同步的生活节奏。早晨起身钓鱼,晚上在明亮的月光下返回,这不仅是生计的需要,也是一种对生命简单而纯粹享受的体现。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隐者的感慨。隐者看似无忧无虑,但实际上或许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追求。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观察,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则是对隐者坚韧不拔精神的一种赞美。即便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隐者也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坚持,这“一草衣”象征着他对简单生活方式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溪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者的超脱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理解。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
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
美哉君子堂,春风迓簪裾。
高会既有以,嘉名谅非虚。
君看庭下人,星斗罗襟襦。
高朗自今始,太史徵明符。
东观图书共昔年,西曹风月许联编。
论心合在青云上,抚事空嗟白璧前。
晓日鹓鸿犹尺只,春风駉駜又三千。
池鱼塞马俱休论,且读南华第一篇。
邃翁天下奇,之子亦超越。
琅玕映珊瑚,文采争焕发。
识君虽未几,一见眸已豁。
方期托芝兰,告别何仓卒。
江东名胜地,京口豪隽窟。
槐黄逼秋期,腹笥撑突兀。
三杯脱宝剑,百步挽明月。
穿杨何足奇,会见石羽没。
清江柳方绵,紫陌花未歇。
晴空正无云,万里见孤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