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极烟沙草带霜,天寒岁暮景苍茫。
炕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
上将亲平西突厥,前军近逐左贤王。
边城无事烽尘静,坐听鸣笳送夕阳。
目极烟沙草带霜,天寒岁暮景苍茫。
炕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
上将亲平西突厥,前军近逐左贤王。
边城无事烽尘静,坐听鸣笳送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冬季的景象,诗人于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塞外的荒凉与壮丽。首句“目极烟沙草带霜”形象地刻画出茫茫草原上覆盖着一层薄霜的凄冷画面,展现出辽阔而寂寥的自然风光。接着,“天寒岁暮景苍茫”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寒冷和时间的推移,使得整个场景更为悲凉。
诗人通过“炕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这两句,展现了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他们在寒冷中围炉取暖,同时随时准备抵御外敌,射杀侵扰的黄鼠狼或白狼,体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警惕。接下来的两句“上将亲平西突厥,前军近逐左贤王”,则歌颂了将领们的英勇和对敌人的威慑力,彰显了明朝军队的威武和决心。
最后,诗人以“边城无事烽尘静,坐听鸣笳送夕阳”作结,描绘了和平时期烽火台不再升起,只有悠扬的胡笳声伴随着夕阳缓缓落下,象征着边疆的安宁与祥和。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关将士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阮籍百步啸,谢公一两屣。
素无廊庙情,渔戈好山水。
春发来武林,西湖忽桃李。
所共游把人,但爱孙与许。
我友张季鹰,剖竹缙云郡。
旗骖此地逢,流连吐高咏。
乃于樽俎间,杨搉五马政。
循良世所希,谓言卧清静。
去驾南明軿,廉仁张化弦。
雨露洒炎日,桑麻歌晏然。
遂使十县民,一朝釲苛烟。
往代方治平,召杜不足前。
我欲观美俗,兼之天台约。
秋风吹愁生,贫病在园壑。
每于绿琴中,飞鸿叹离索。
相期莺花时,访子少微阁。
鸳鸯本匹鸟,双双忽离阻。
一泳西河一泛东,浦西河水自西东。
浦水自东安得合,二流俱赴沧海中。
水合亦有时,鸳鸯会有期。
面皱齿当堕,白头忽来兹。
白头虽可悲,壮士心未已。
老马知穷途,棘叟佐周理。
明星何历历,宝剑何绣涩。
展烛陈华觞,聊以永今夕。
八座声华旧,三朝见老成。
际时依日月,接履上台衡。
圣眷怜耆硕,公心忌满盈。
累陈丹悃疏,去结赤松盟。
旭日明驺从,秋风引旆旌。
天空红叶下,川渺白云平。
访旧容僧款,寻幽带鹤行。
乾坤看晚节,造化与完名。
恋阙心犹赤,忘机梦自清。
汾阳初解组,司马暂辞荣。
出处随舒卷,功名任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