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御书后一绝》
《对御书后一绝》全文
唐 / 亚栖   形式: 七言绝句

通神笔法得玄门,亲入长安谒至尊。

莫怪出来多意气,草书曾悦圣明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shūhòujué
táng /

tōngshénxuánménqīnchángānzhìzūn

guàichūláiduōcǎoshūcéngyuèshèngmíngjūn

注释
通神笔法:指极其高超的书法技巧,仿佛能通达神灵。
得玄门:达到高深的艺术或修行境界。
亲入:亲自进入。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所在地。
至尊:至高无上,这里指皇帝。
莫怪:不要感到奇怪。
出来:在这里表现出的行为或气质。
多意气:充满自信和豪迈的气质。
草书:中国书法的一种风格,笔画连绵,书写快速,形态自由。
曾悦:曾经使...高兴或满意。
圣明君:贤明的君主。
翻译
通过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踏入了高深的境界,亲自来到长安拜见皇帝。
不要惊讶他流露出的自信与豪情,因为他那草书曾经深受圣明君主的喜爱。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皇帝御笔的崇拜与敬仰之情。首句“通神笔法得玄门”表明诗人对书法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亲入长安谒至尊”则显示诗人亲自前往京城,希望能够亲眼目睹皇帝御笔的风采。

“莫怪出来多意气”一句,说明诗人的书法作品中充满了情感与内涵,不是简单的笔墨挥洒,而是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最后,“草书曾悦圣明君”则表达了皇帝对此种书法风格的喜爱,显示出诗人书法作品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描写御笔与书法艺术,表现了诗人对于皇权的尊崇,以及个人的文学成就和技艺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皇帝御批的渴望,因为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认可,更是政治上的加冕。

作者介绍

亚栖
朝代:唐

亚栖,唐代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僧人.工草书.得张旭笔意,自谓:吾书不拘大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昭宗(898-900)时对殿廷草,两赐紫袍.著有<论书>一篇传世.
猜你喜欢

和黄观复梅句

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

如著官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

(0)

忆紫芝·其一

几度青衣裹白云,流传仙句世间闻。

如今一去无踪迹,独自看云不见君。

(0)

昭亭山

昭亭载严祠,休祐穰穰布。

森罗绝涧松,盘屈中阿路。

凝眸盼平野,彷佛披寒雾。

水远露微阳,山明照红树。

数尺渔艇归,几点秋鸿度。

唯思圜室静,更祷馀粮富。

天末望白云,帝乡深所慕。

(0)

高林风怒雨声黑,小阁灯背人语阑。

谁知云外月高照,定是叶间莺最寒。

时觉急飘愁未已,似闻徐滴喜初翻。

骊驹北首榆关路,天晴烟树沙碛宽。

(0)

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期。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馀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0)

锦镜池

谁遣青铜一片悬,万山如洗息沦涟。

过云不碍东西岫,明月能涵上下天。

影合野棠鱼自避,光分水荇鹭相鲜。

临流我亦忘归兴,晴翠扑人生紫烟。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