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其二》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听朝惊屡辍,端拱异平居。

垂殿帘初彻,因山道已除。

书遗长乐记,音断濯龙车。

诰下犹加惠,华夷定宴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宣仁圣烈太皇太后逝世后,朝廷的哀悼与追思之景。诗人毕仲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庄严肃穆。

“听朝惊屡辍”,开篇即点明了太皇太后逝世的消息传来时,朝廷的震惊与哀痛。这里的“听朝”指听取朝政,而“辍”则暗示了朝政活动的暂停,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端拱异平居”,进一步描述了太皇太后逝世后,皇帝在处理政务时的不同寻常。在平时,皇帝可能可以轻松地处理日常事务,但在失去如此重要的亲人之后,他的行为举止自然会有所不同,显示出哀伤与沉痛。

“垂殿帘初彻,因山道已除”,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宫廷内外为悼念太皇太后所作的准备。垂下的殿帘被缓缓拉开,象征着哀悼仪式的开始;而“因山道已除”则可能是指清理通往灵堂的道路,以便于哀悼者前往致哀,同时也寓意着太皇太后灵魂的归途已经铺就。

“书遗长乐记,音断濯龙车”,这两句描绘了悼念活动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长乐宫是古代皇帝休息的地方,这里提到“书遗长乐记”,可能是记录了太皇太后生前的遗言或遗愿;“音断濯龙车”则可能是指太皇太后乘坐的濯龙车(一种皇家使用的车辆)停止了运行,象征着她生命的终结。

“诰下犹加惠,华夷定宴如”,最后两句表达了朝廷在太皇太后逝世后,依然给予厚待,并维持了国家内外的稳定。即使在哀悼期间,朝廷的诏令依然体现了对民众的恩惠,同时确保了国家的秩序,华夷(泛指国内各民族和国外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如同往常一样和谐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宫廷在面对重大哀悼事件时的庄重与哀痛,以及国家在这一特殊时期内的稳定与和谐。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梅坡席上次韵牡丹·其二

不学时妆添酒晕,休将风景对茶前。

沈香亭北空回首,目断关河万里天。

(0)

和赵同叔见寄韵·其三

星星吟鬓已成翁,万斛尘埃一笑空。

自是黄花留晚节,肯将憔悴怨西风。

(0)

鹧鸪天·其三

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开渠。

风流不减庭前玉,爱惜真如掌上珠。

纡绿绶,荐方壶。老人沉醉弟兄扶。

问将何物为儿寿,付与家传万卷书。

(0)

秋日天平驿书事

孤馆无人慰寂寥,感时情抱楚旌摇。

纵横著物秋声起,早晚连空杀气消。

衰鬓已同潘骑省,壮心犹羡霍嫖姚。

誓江义勇吾家事,不得提戈静虏妖。

(0)

赠牛仲容

吾君旰食念边陲,天下英雄待聘时。

仁义未行真处士,功名不立岂男儿。

卧龙谁识南阳隐,失马何劳北叟悲。

莫向林泉赋长往,秋风吹子鬓毛衰。

(0)

张寺丞鸣玉亭书事

为怜潇洒近城闉,来往何曾问主人。

列岫晓昏云郁郁,流泉秋净石粼粼。

陆机诗就伏招隐,班固文成正答宾。

愁见西峰日将暮,却驱羸马入埃尘。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