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气晚凄凄,荒冈恐路迷。
孤云桂岭北,落日柳城西。
地暖蛇虫出,林昏鸟雀栖。
蛮乡经战伐,问俗愧遗黎。
霜气晚凄凄,荒冈恐路迷。
孤云桂岭北,落日柳城西。
地暖蛇虫出,林昏鸟雀栖。
蛮乡经战伐,问俗愧遗黎。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柳城道中》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景。首句“霜气晚凄凄”,以霜气的寒凉和夜晚的降临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旅途的艰辛。次句“荒冈恐路迷”,流露出诗人对未知路途的担忧,显示出旅途中的迷茫与不安。
接下来,“孤云桂岭北,落日柳城西”两句,通过“孤云”和“落日”的意象,展现出诗人独自行走时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桂岭和近处柳城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富有画面感。地暖之后,“蛇虫出”,林昏之际,“鸟雀栖”,这些细节生动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寓了旅途中的观察与体验。
最后两句“蛮乡经战伐,问俗愧遗黎”,诗人表达了对蛮乡遭受战乱的同情,以及对自己身为过客无法真正帮助当地百姓的自责。这种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旅程记录,更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富有深意的旅途抒怀之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