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二首·其二》
《秋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关山回素节,水月湛清虚。

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

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

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关山回素节”,以“关山”象征边塞之地,而“素节”则点出秋季的特征,给人以肃穆、清冷之感。接着,“水月湛清虚”一句,通过水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澈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之美。

“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写夏日余热消散,后句则描绘秋风拂过桂花树梢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温度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其中,“兰酌”借指酒,暗示了诗人可能在享受秋日的美酒佳肴;“凉飔”则直接描绘了秋风的清爽,而“桂裾”则可能是穿着带有桂花香气的衣服,或是桂花飘落于衣襟之上,都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两句,继续描绘秋日的景色。前句“露疑仙掌后”可能是指露珠仿佛从仙人掌上滴落,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露珠的晶莹剔透以及秋天清晨特有的湿润感。后句“叶似洞庭初”则是将眼前的树叶与洞庭湖畔的初秋景象相联系,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树叶在秋天初时的翠绿与生机。

最后,“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远方的南雁中找到寄托,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的愿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书信往来的重视,以及通过文字来表达情感的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瑞鹧鸪

司花著意惜春光。桃杏飘零此独芳。

一抹霞红匀醉脸,恼人情处不须香。

王孙好客成巢饮,故剪繁枝簇画堂。

后夜更将银烛照,美人敛衽怯残妆。

(0)

云海亭

恋恋栏干去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

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

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

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0)

三高堂

东华车马日滔滔,始觉三高分外高。

吴越衣冠几春梦,古今身世一秋毫。

临流久立迷烟艇,驾月归来认雪涛。

琢句不成风又起,寒蒲霜鬓两萧骚。

(0)

春归·其一

青青结子在梅梢,方见春来夏已交。

认得主人双燕子,香泥衔去理新巢。

(0)

凤山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笋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0)

湖心寺呈箫峰陈明府

水边曾看题碑石,知是诗人扁寺名。

僧趁钓舟来赴供,鱼听堂鼓候抛生。

无多空地锄松影,尽有寒湖载月明。

只合閒身吟向此,细将心事共鸥评。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