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寺寻盘道,那知是与非。
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
村路飘黄落,山禽凌翠微。
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
登寺寻盘道,那知是与非。
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
村路飘黄落,山禽凌翠微。
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寺探索的过程,通过细节展现出冬日山中的宁静与寂寥。首句"登寺寻盘道"点明了行动的起点和目的,而"那知是与非"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描绘了泉水在寒冷中冻结,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微弱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
"村路飘黄落"描绘了秋叶飘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变迁,"山禽凌翠微"则以山鸟翱翔于青翠山色中,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表达了诗人听到远处牧童的笛声,勾起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能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使得老泪涟涟,几乎要沾湿衣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之行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翡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