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题为《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二)》。诗中,作者展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艺,他自诩对诗歌格律了如指掌,能够细腻把握每一个字眼,这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精准掌控。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像清庙颂那样,庄重而深远,而不是一味模仿楚辞那样的骚体,追求情感的激荡。诗人强调的是作品内在的品质和艺术深度,而非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整体上,此诗流露出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檐露滴,竹风凉。
拚剧饮淋浪。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些个事,恼人肠。
试说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欢声喜气塞康庄,妙舞清歌乐未央。
此节定知随意好,今宵端复为人长。
妆成粉白生春色,酒泻鹅黄射烛光。
报答风光须一醉,从来千骑贵东方。
明时频忝武夷仙,俯仰人间只自怜。
总角回思如昨日,挂冠过限已三年。
病多晴日思行药,睡少清宵学坐禅。
更叹衰孱不禁酒,地黄一盏即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