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生秋早,秋生野墅中。
桔槔閒过夏,砧杵响随风。
路远书难寄,宵深梦未融。
欲知无限思,弱妇两眉丛。
何处生秋早,秋生野墅中。
桔槔閒过夏,砧杵响随风。
路远书难寄,宵深梦未融。
欲知无限思,弱妇两眉丛。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在乡村别墅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以“何处生秋早”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到来与乡村的环境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季节转换的氛围。接着,“秋生野墅中”进一步点明地点,强调了秋意在乡村的自然流露。
“桔槔閒过夏,砧杵响随风。”这两句通过日常农具和捣衣声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桔槔是古代农田灌溉工具,闲置于夏日,预示着农事的结束;而砧杵声则是妇女们在秋日里准备冬衣的象征,随着秋风飘荡,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路远书难寄,宵深梦未融。”这两句则转而表达情感层面的孤独与思念。远离家乡的人难以通过书信传递消息,夜晚的深沉更让思念之情难以消散。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欲知无限思,弱妇两眉丛。”以形象的比喻收尾,通过描绘弱妇紧锁的眉头,直观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直接展现,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情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捕捉了初秋时节乡村特有的宁静与哀愁,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深思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互珊柯,交翠翼,天上蕊宫侣。
骈影凌波,惟有绣鸳许。
一般玉镜风情,稿砧模样,好移赠、迦陵词句。
绮屏妒。个中玉暖霜清,秾香伴幽素。
红豆双拈,月底竞修谱。
试看流韵秋江,东风不让,便追共、梅花为伍。
酣春静院。正坐拥众香,人閒花茜。
媚影亸烟,深色烘晴雕栏畔。年年开径招吟宴。
待一洗、鹃愁莺怨。锦灯高映,瑶笺互擘,翠尊休浅。
还念。春明剩录,泥人处、最是钿车游伴。
雾眼乍回,禅榻流连情何限。芳题姚魏谁家擅。
又沁壁、西园词翰。洞天留驻薰风,梦华未远。
何年有野人,闻香未肯忘。
世俗誇富贵,争费楠櫖黄。
我虽一扫空,奈此风韵长。
一笑与神遇,底用谱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