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
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
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
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
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
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
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
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
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
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
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
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
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分绣阁夜作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知识追求与人生境遇的反思。他自述年轻时过于专注于文字训诂的学习,但随着年龄增长,意识到这种过分的钻研并不一定能带来实际的幸福或成功。他感慨人生各有定数,不必过于执着于古人之道,如皋陶和李杜那样的典范。身处名流之后,他感到与世不合,认识到勤劳的妇女也不一定能完成一件完整的衣物,而懒惰的农人却甘于粗陋。最后,他感叹自然规律深奥难测,人的命运在其中显得渺小。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传统学问与现实生活的权衡,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江州古时路,黄花翳连冈。
举世无人识,飘零随哓霜。
陶公感萧晨,采之助飞觞。
遂令千载后,华屋延秋光。
亭亭金石姿,不随世炎凉。
清泉濯宿根,空山抱孤芳。
一承君子顾,纫结古锦囊。
岂惟制颓龄,令德滋日章。
所以浮湘者,亦欲餐其英。
柴桑今为墟,此意谁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