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閒搜古径,耽癖饷斜阳。
破衲因苔秀,新云出瓦香。
树枯僧入定,藤老客连床。
惟有松关月,为灯供上方。
耐閒搜古径,耽癖饷斜阳。
破衲因苔秀,新云出瓦香。
树枯僧入定,藤老客连床。
惟有松关月,为灯供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探访与感悟,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首句“耐閒搜古径”,透露出诗人不畏艰难,乐于探索古迹的精神,一个“耐”字,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态度。接着“耽癖饷斜阳”,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古迹之中,直至夕阳西下的场景,表现了他对古迹的深深喜爱与不舍。
“破衲因苔秀,新云出瓦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破衲”与“苔秀”、“新云”与“瓦香”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展现了古塔在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状态。这里,“破衲”象征着古塔的岁月痕迹,“苔秀”与“瓦香”则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香气,两者相映成趣,赋予了古塔以生命力。
“树枯僧入定,藤老客连床”两句,则通过“树枯”与“僧入定”、“藤老”与“客连床”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古塔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枯树与僧人的静默,藤蔓与客人的交流,都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和谐共处。
最后,“惟有松关月,为灯供上方”一句,以“松关月”作为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松树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景,更寓意着古塔虽已废弃,但其精神与文化价值如同明月一般,永远照亮着后人的心灵之路。这一句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古塔及其背后深厚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塔及其周围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