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三再和》
《浣溪沙·其三再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依旧琅玕不染尘。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创作的《浣溪沙·其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依旧琅玕不染尘”一句,通过将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比喻为不受世俗污染的高洁之物,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纯净情操的理想。此处“依旧”二字,表明这种高洁如一,不因时光流逝而有所改变。

“霜风吹断笑时春”则是对季节变化的一种感慨。霜风象征着秋冬之交,诗人通过这股寒风将春天的欢笑带走,表达了时间易逝、四季更迭的无常。

“一簪华发为谁新”中的“一簪华发”意指精心装饰的发髻,这里用来隐喻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诗人问自己,为何要如此在乎这些外表上的装饰,是为了哪个人或是哪段情感?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的矛盾。

“白雪幽兰犹有韵”中的“白雪幽兰”指的是高洁无暇的兰花,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它也能保持其清新的香气。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追求的不受外界影响、永恒不变的情操。

“鹊桥星渚可无人”一句中,“鹊桥”指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即七夕情侣相会之桥。这里将其与星河(渚)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人知晓的感慨。

“金莲移处任尘昏”则是说尽管外界可能充满了尘世的纷扰和不清明,但诗人仍然坚持将自己的心灵(比喻为金莲)安置在一个宁静之地,任由尘世如何变幻。

总体来看,这首词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高洁情操的思想,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内心的孤独感慨。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李之仪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大宁山由云梯上塔访翠峰禅师

涧草岩花迥不同,他山何处避高风。

层峦如出青云外,片石疑来白雪中。

下院有松孤鹤伴,上方无路一梯通。

飘飘已觉吾身健,谁复蓬莱问海东。

(0)

和克温寒夜独坐

更漏沈沈夜色赊,天留清景付贫家。

乍凝檐外冰成柱,乱舞阶前雪作花。

酒醒忽惊寒欲动,烛残犹爱影频斜。

莫言冷淡无人识,一曲阳春众所誇。

(0)

挽李充昭都谏

谏苑清风不可追,词林寥落旧心知。

倒衣曾作趋朝敬,反袂真成丧道悲。

万里修途怜折轴,半轩残雨忆弹棋。

楚江浩荡庐山迥,目断丹旌伫立时。

(0)

送吴司训擢罗城教谕

对花呼酒数,留客索诗频。

谈笑真惊座,风流迥出尘。

车圆何择地,春好总宜人。

闻说罗城柳,年来亦转新。

(0)

暑中偶过僧舍后土山纳凉

积土山头偶一过,薰风生处绿阴多。

尘中忽见湘南景,欲解朝衣挂薜萝。

(0)

次祝大参别韵

穷乡一日几阴晴,岚气何妨暂湿缨。

迎客好山如揖让,向人幽鸟自和鸣。

梦悬魏阙无时忘,心似湘江彻底清。

垂老相逢俄又别,祖筵瞻望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