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时不肯作秦民,采药餐芝几度春。
一出可怜随禄产,商山松竹定疑人。
避时不肯作秦民,采药餐芝几度春。
一出可怜随禄产,商山松竹定疑人。
这首诗《四皓》由宋代诗人周密所作,描绘了四位隐士在乱世中选择避世,不为权势所动,坚守自我,最终因被误认为是禄位之臣而遭世人误解的故事。
首句“避时不肯作秦民”,点明了四位隐士在乱世中选择逃避现实,不愿成为秦朝的普通百姓,体现了他们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接下来,“采药餐芝几度春”一句,通过描述他们采药食芝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展现了隐士们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生活态度。
“一出可怜随禄产”这一句,转折点出现,揭示了四位隐士最终被世人误解,误以为他们是追逐权力与财富之人。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形象的偏见,也暗含了对真正隐士精神的赞美与惋惜。
最后一句“商山松竹定疑人”,以商山的松竹象征隐士们的高洁品质和坚定意志,暗示即便外界误解重重,他们的精神依然如松竹般坚韧不拔,不为外界所动摇。整首诗通过对四位隐士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