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
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
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九)松菊流芳》描绘了一幅秋日静谧的画面。"琴边霜菊袭人芳",以琴声和霜菊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格调。"鸟外寒松落幔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通过鸟鸣的稀疏和寒松落叶的声音,传递出秋意渐浓的凉意。
后两句"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则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慨。如果认为他对田园生活的心意淡薄,那么为何陶渊明还会常常怀念他的家乡柴桑呢?这里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境与陶渊明有共鸣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迷踪在尘土,衣褐恋蓬蒿。
有狡谁穷穴,中书惜拔毫。
猎从原上脱,灵向月边逃。
死作功勋戒,良弓合自韬。
梅师有松度,萧散意态真。
皮冠簪白雪,布褐贮阳春。
房计任简淡,了无一虑尘。
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
名山浮爽秀,朝暮瀹尔神。
餐霞炼日气,井灶求遗珍。
希夷仙境本不远,何用抱朴终其身。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