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
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
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美好景象和情感状态。"南风发天和"一句,通过南风的微妙来比喻和谐、温暖的气息,它代表着自然界中最为温柔的力量,能带给万物生机与希望。这也隐含了对美好统治或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然而,这种理想并非完全实现,因为"不能变羁愁"表明即便是如此和谐的气息,也无法彻底改变内心深处的忧愁与烦恼。诗人在此自问为何会有这样的忧愁,通过"自请说此由"表现了对这种情感困境的探究。
接着,诗中转向批评当时社会现象,"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指出了那些阿谀奉承、争先恐后的人们,他们追求的是不正当的利益和地位。这种社会风气让人感到羞愧,尤其是对比之下古代君子的高尚品格。
最后两句"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君子高洁品质的怀念,同时也感到现实中寻找这样的人和境界是多么困难,就像大海中的沧洲一样遥不可及。这不仅反映了对古代美德的怀旧情绪,也透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衰败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