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小沙陀·其二》
《大小沙陀·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大小沙陀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

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烟蔽深驿。

层冰峨峨霜雪白,狼顾鸟行愁覆溺。

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沙漠中艰难跋涉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存智慧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以“大小沙陀深没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沙漠的广阔与深邃,沙丘之高,连马蹄都难以留下痕迹,凸显出沙漠环境的险恶与挑战性。接着,“曲折多途胡亦惑”一句,通过描述沙漠中的道路复杂多变,即便是当地人也感到困惑,进一步强调了沙漠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和挑战性。

“自上高冈认南北”则暗示了在沙漠中辨识方向的困难,需要依靠地标或自然现象来判断方位。接下来,“大风吹沙成瓦砾”描绘了风沙肆虐的景象,沙粒被吹得如同瓦砾一般,不仅破坏了环境,也给行进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头面疮痍手皴坼”生动地展现了沙漠环境对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皮肤皲裂,面容满是疮痍,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生活的艰辛。

“下带长烟蔽深驿”描绘了沙漠中弥漫的烟尘,遮蔽了远处的道路,增加了行进的难度。“层冰峨峨霜雪白”则将视线转向了更寒冷的北方,冰层堆积,霜雪覆盖,预示着更加严峻的环境条件。“狼顾鸟行愁覆溺”则以动物的视角,表达了对沙漠环境的恐惧和担忧,担心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最后,“一日不能行一驿”强调了沙漠行进速度的缓慢,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吾闻治生莫如啬”则是对生存智慧的总结,意为在沙漠这样的极端环境中,节约资源、谨慎行事是生存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沙漠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存智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女,纤腰洛浦妃。

□□远方望,雁足上林飞。

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

非君下路去,谁赏故人机。

(0)

马武骑挽歌二首·其二

昔下天津馆,尝过帝子家。

夜倾金屋酒,春舞玉台花。

试马依红埒,吹箫弄紫霞。

谁言东郭路,翻枉北门车。

(0)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二

揣情摩意已无功,只把篇章助国风。

宋玉谩誇云雨会,谢连宁许梦魂通。

愁成旅鬓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

难世好居郊野地,出门常喜与人同。

(0)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

兰摧菊暗不胜秋,倚著高楼思莫收。

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谁能百岁长闲去,秪个孤帆岂自由。

欲学仲宣知是否,臂弓腰剑逐时流。

(0)

马上有见

行尽疏林见小桥,绿杨深处有红蕉。

无端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不肯销。

(0)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早梅桥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