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和表达游子思念之情的诗。开篇两句“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生动地刻画了秋季萧瑟寒风吹拂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紧接着,“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表达了诗人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寂寞中思念亲情和故土之情,但这种深沉的情感又是如此孤独,无人能懂。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则是诗人对个人功业未就的感慨,表达了对于自己迟迟未能建立功名的无奈,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而身未有成的自责。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显示出诗人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坚守和追求。然而,“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则是对现实中种种不得志的无奈,以及对于时光易逝、四季更迭的无常之感。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进一步强调了万事皆为空,个人功名与成就终将随时间而消逝。最后,“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沧江、白云、露霜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深远情感的投入。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这两句则是在探讨生命中的真与伪,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通过兰艾的比喻,强调了区分真伪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反思个人对待名誉和成就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孤独、感慨与自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色彩的佳作。
丰台居人何所作,十八村同种芍药。
年年此地花繁时,浅紫深红如绣错。
我今移植秋分前,草束蒲包入城郭。
土人为言花色全,丛虽剪短根非弱。
栽培有法初不繁,冻水冬来须如约。
预为花计我何乐,惟愿花开斗相若。
招邀故旧暮春集,罗列樽罍花畔酌。
不堪持赠留常看,岂慕诗人笑相谑。
要知花鸟皆友于,请看园圃即丘壑。
莫辞短径灌溉勤,来春烂漫犹可度。
城西国花旧有堂,牡丹盛开红千萼。
城中谁与殿春风,晋花为相殊不恶。
轻重若云殊,毫末形泰山。
此身亦外物,穷达应齐观。
渊明瑰伟人,毕世空投闲。
弹琴与饮酒,笑语杂长叹。
微辞契道妙,冥心何怨言。
遗编照寰宇,把读怡心颜。
娟娟松柏林,惠风流其间。
精金宁思锻,良玉非待镌。
眷怀世已远,知音古所难。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