騑騑于役路难行,竟日才能计二程。
野寺荒鸡啼月影,寒林骢马踏冰声。
风尝透骨重裘薄,山不经心熟径生。
何事崎呕嗟蜀道,从来游子自多情。
騑騑于役路难行,竟日才能计二程。
野寺荒鸡啼月影,寒林骢马踏冰声。
风尝透骨重裘薄,山不经心熟径生。
何事崎呕嗟蜀道,从来游子自多情。
这首清代诗人济哈纳的《行路》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寂。首句“騑騑于役路难行”,形象地刻画出马车在艰难险阻的路上缓缓前行的情景,显示出旅程的疲惫和漫长。“竟日才能计二程”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缓慢和辛苦。
接下来的两句,“野寺荒鸡啼月影,寒林骢马踏冰声”,通过描绘野外寺庙中孤独的鸡鸣声和寒冷树林里马蹄踏在冰雪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感受。
“风尝透骨重裘薄”写出了寒风刺骨,即使穿着厚重的皮衣也难以抵挡,暗示了天气的恶劣。“山不经心熟径生”则寓言般地表达了道路的荒芜,即使是熟悉的路径也显得陌生。
最后两句“何事崎岖嗟蜀道,从来游子自多情”,诗人感慨蜀道之难,感叹为何人生道路如此坎坷,同时流露出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和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融入了游子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