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
忽乘风雾走江岸,横入江心如卧龙。
风清雾霁水摇碧,远见初日穿玲珑。
烟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谁为宗。
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篮舆支短筇。
枫丹照眼秋锦乱,茶香薰鼻春焙浓。
山中犹未识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
轻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际逢。
凋零绿鬓尘埃后,借问青山好忆侬。
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
忽乘风雾走江岸,横入江心如卧龙。
风清雾霁水摇碧,远见初日穿玲珑。
烟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谁为宗。
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篮舆支短筇。
枫丹照眼秋锦乱,茶香薰鼻春焙浓。
山中犹未识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
轻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际逢。
凋零绿鬓尘埃后,借问青山好忆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远眺板子矶以南山景的壮丽景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开篇“黄山天半卅六峰”,以黄山的雄伟起笔,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包含云海蟠奇松”一句,将云海与奇松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忽乘风雾走江岸,横入江心如卧龙”,诗人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风雾中的山峦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美。接下来,“风清雾霁水摇碧,远见初日穿玲珑”,在风清雾散之后,阳光穿透云层,映照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烟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谁为宗”,诗人以“烟鬟”比喻山峦,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起伏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十年前再入春谷,每下篮舆支短筇”,回忆起十年前再次踏入春谷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和怀念。
“枫丹照眼秋锦乱,茶香薰鼻春焙浓”,描绘了秋天枫叶如火,春天茶香四溢的景象,色彩鲜明,香气扑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山中犹未识山好,正坐一障藏千重”,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向往,却因山势险峻而未能完全领略其妙。
最后,“轻舠兀坐忽昂首,有似故人天际逢”,诗人乘坐小船,独自静坐,忽然抬头,仿佛遇到了久违的老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凋零绿鬓尘埃后,借问青山好忆侬”,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之后,诗人向青山倾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犬年羊月吁可惧,穆陵头颅飞上树。
尔祖挟客居山中,老泪汎澜不可住。
山南七载几危疑,竺西双匣谁呵护。
岂意斯地有神灵,凤穴于焉成权厝。
连袂闽瓯数白衣,哭罢挥豪赋长句。
尔今拓落一布衣,又视蓬莱浅几度。
虽然燕子已他飞,尚有鹃雏守未去。
独恨梵屋潭潭金粟荒,兰亭真帖莫知处。
棫朴重育贤,菁莪廑即俊。
矧兹文雅都,造士方应慎。
书院号紫阳,义盖由慕蔺。
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
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
白鹿有芳规,气贵消鄙吝。
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
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
功或亏一篑,山弗成九仞。
诗虽夙所眈,不足示后进。
努力崇实修,佐我休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