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江景图。"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写出了雨后的春天,江水滚滚,春意渐浓,但又带着一种安静和悠长的感觉。"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中的"夫差国"指的是春秋时吴国都城姑苏附近的江面,而"夏禹祠"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遗迹,这两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因此诗人通过这些地标,勾勒出一片广阔的春日江景。
接下来的"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则描绘了岸边柳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芽生长,古老的溪流在春天的阳光下变得温暖,水中的莲藕也开始萌动。这些细腻的自然景象,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生命力与希望的气息。
最后两句"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则是诗人在描绘自己乘船漂泊的孤独情怀。"风鬟"指的是船头被风吹起的波纹,"倚楫"则是靠着船舷,透露出诗人的一种无依无靠之感。而"愁看鸳鸯望所之"中的"鸳鸯"特指水鸟,它们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觅食,对比之下,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归宿的渴望和不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生机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荡漾花魂,低迷鸟梦,阴阴静锁朱阑。
将无做有,似浓还淡,柳丝一桁新寒。
瑶姬行雨过,珊珊映、云衣雾鬟。
消魂尤在,水边清晓,山际夕阳间。
还殢著、短亭青草路,弄三分掩冉,遮隔征鞍。
暗笼风外,微沈月底,教人目断乡关。
一天愁思远,正浮满、空庭夜閒。
分将小影,博山炉畔仔细看。
爱虚斋舫似,屋下溪流,屋上春峦。
花气禽声里,正未来新暑,已尽馀寒。
黄帘两版深闭,蝴蝶上阑干。
但草长侵阶,枝繁碍月,须我亲删。衣冠。
经时废,越养就清狂,习惯疏顽。
长昼松风醒,把误书勘定,险韵吟安。
今朝偶想离户,访友借琴弹。
怪蓦地阴沈,黑云压城如坏山。